先天體質五運六氣演算分析
醫案分析(先天體質)
患者姓名:李** 性別:女 出生日期:1953年2月18日
既往史:有慢性糜爛性胃炎病史
資料來源:http://210.83.81.227:7031/Basis_details.aspx?tid=287
「時空全息人工智慧AI」演算分析表
體質:陰虛內熱
分析表數值:熱(-0.3),陰虛(2.39),"陰/陽" 平衡度(105%),表先天體質有「陰虛內熱」傾向。
五運六氣:
"厥陰司天410(1.6)"則少陽相火在泉,風火相扇,地氣變為暑熱,在人體則見大熱而消爍津液。
「陰虛內熱」體質表現:
身體會有上熱下寒,或是內熱外寒的虛火型體質。遇冬天會覺得四肢冰冷,或者吃了西瓜後白帶較多;但是吃了補藥又容易口乾舌燥(例如四物湯),火氣大。
形體消瘦,難以入眠,口乾舌燥、心煩心悸、頭暈耳鳴、手足心熱,或便秘尿黃等。
身體較弱部位:頭部、腹部(含胯部)
分析表數值:癸水(4.2)正數最高,酉金(-3.9)負數最低,要注意頭、腹部(含胯部)健康問題。
頭部:癸水(4.2)
五運六氣:"伏明的年份115V(0.8) ",火運不足,火氣鬱結,若發生病變則為精神昏亂,悲哀易忘。
"厥陰司天410(1.6)"不退位時,人們易患溫暖,斑疵偏廢,風病發生,普遍出現肢節痛,頭目痛,伏熱在內而心煩,咽喉乾燥,口渴引飲等病。
腹部(含胯部):酉金(-3.9)
五運六氣:"火運不及115V(0.8)",寒氣就旺盛。水氣克火,土氣來複,故病見大便溏瀉,腹滿,飲食不下,肚中寒冷,腸鳴和瀉下如注,腹中疼痛。
"厥陰司天410(1.6)",風氣淫勝。人們多病胃脘,心部疼痛,上撐兩脅,咽膈不通利,飲食不下,舌本強硬,食則嘔吐,冷瀉,腹脹,便溏泄,瘕,小便不通,病的根本在脾臟。
李**出生於1953年2月18日,節氣正值雨水。《黃帝內經》說,“春主肝”,肝臟在春季活動比較旺盛。但肝木易克脾土,稍有不慎容易導致損害脾胃。同時,因為降雨的增多,人體在雨水的 “滋潤”下,不僅渾身會有黏膩感,濕氣加重,濕邪易困擾脾胃,往往還會出現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瀉等症。
醫案分析(後天發病)
患者姓名:李** 性別:女 出生日期:1953年2月18日
就診日期:2015年3月28日 發病節氣:春分
主訴:胃脘痛1年余
現病史:
一年前起胃脘隱痛不舒,胃納不佳,口咽乾燥,夜寐欠安,時覺心煩,大便稍乾,2日一行,小便無殊。
中醫診斷:胃脘痛
證候診斷:脾腎不足,陰虛火旺
資料來源:http://210.83.81.227:7031/Basis_details.aspx?tid=287
「時空全息人工智慧AI」演算分析表
現病史: 一年前起胃脘隱痛不舒,胃納不佳,口咽乾燥,夜寐欠安,時覺心煩,大便稍乾,2日一行,小便無殊。
五運六氣病機分析
五運六氣:金運不及28V(0),火氣與木氣就相應地旺盛,金氣被制以後,水氣來複,在人就會為寒逆所擾,使陽氣反而上行,以致頭後部疼痛,連及腦頂,身體發熱。
五運六氣:少陰君火115(1.8)之氣至時,為心神不寧,易驚而惑亂,這是六氣致病的一般情況。
五運六氣:少陰115(1.8)熱氣偏勝,則病心下熱,常覺饑餓,臍下有動氣上逆,熱氣遊走三焦;人們病嘔逆,煩躁,勝部脹滿而痛。
中醫診斷:胃脘痛
分析表數值中,代表腹部(含胯部)健康問題的酉金數值,在發病時,受五運六氣影響,比出生時增加負偏離:先天酉金數值(-3.8),發病酉金數值(-5.1);
患者為老年女性,脾胃虛弱,陰氣已虧,胃失濡養,此時在五運六氣影響下,時作隱痛,納食不佳症狀更明顯。
證候診斷:陰虛火旺
發病時,陰虛火旺數值偏離度,先天比後天更大,表示在五運六氣影響下,口咽乾燥,夜寐欠安,時覺心煩,大便稍乾,陰虛火旺等不適現象會更加明顯。
熱:先天(-0.3),發病(-2.4);
陰虛:先天(2.39),發病(2.78);
"陰/陽" 平衡度:先天(105%),發病 (107%);
患者陰津不足,無以上乘,則口咽乾燥;脾腎陰虧,腸道失潤故大便偏乾;陰虛則生內熱,上擾心神,則時覺心煩。
證候診斷:脾腎不足
受五運六氣影響,脾腎不足情況明顯。五行強弱數值比較,木火旺,金水土弱。
數字正值:木(3.2)、火(2)
數字負值:金(-13)、水(-9.8)、土(-1.6)
脾胃久虛,氣血化生不足,機體失於充養而面色欠華,形體偏瘦;血虛難以奉養心神,故夜寐欠安;舌紅苔薄,脈細數為陰虛內熱之象。
五行作用力與用藥分析
陰虛火旺 治以益氣養陰
以太子參、北沙參益氣養陰;枸杞子、玄參養陰生津;
菊花、丹皮、生山梔、連翹平肝清熱;百合養陰清心。
健脾益氣
炒白芍養陰健脾;炒白術、炙甘草健脾益氣;香附行氣健脾;仙靈脾健脾補腎;
胃火熾盛,沖氣上逆,心神失養
服前藥7劑後胃痛減輕,出現牙齒浮痛,泛酸、心悸,舌質淡,邊有齒印,脈細弦。此乃胃火熾盛,沖氣上逆,心神失養。
胃火熾盛可以考量是代表整個頭面、五官部位的午火數值(4.3)偏高所影響,主要受五運六氣少陰君火115(1.8)影響所致。
五運六氣:少陰115(1.8)熱氣偏勝,則病心下熱,常覺饑餓,臍下有動氣上逆,熱氣遊走三焦;人們病嘔逆,煩躁,勝部脹滿而痛。
原方去太子參、北沙參、仙靈脾、炒白術、連翹,加用地骨皮、知母清熱生津;姜半夏和胃降逆;煆瓦楞子制酸止痛;酸棗仁養心安神;生龍骨重鎮安神;百合清心安神;丹參活血化瘀。繼服7劑後胃痛、牙齒腫痛減輕,心悸泛酸仍存,耳鼻咽喉乾燥,夜寐欠佳,舌質淡,脈細弦。
外感風熱之邪犯肺
此胃熱已減,外感風熱之邪犯肺。
酉金數值(-5.1)、五運六氣火(1.8),最易感風熱之邪犯肺。
原方,去生山梔、地骨皮,改以連翹祛風解熱,枇杷葉清肺和胃。去炒白芍、百合,加用北沙參養陰清肺,夜交藤養血安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