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案分析(先天體質)
患者姓名:劉* 性別:男 出生日期:1980年3月22日
既往史:有慢性膽囊炎、病毒性乙型肝炎(小三陽)、慢性結腸炎病史。
資料來源:http://210.83.81.227:7031/Basis_details.aspx?tid=283
五運六氣演算分析
劉* 出生於1980年3月22日;庚申年,生肖屬猴,牡羊座。
出生時節令為春分後兩日,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:“一候玄鳥至;二候雷乃發聲;三候始電。”是說春分後,燕子從南方飛來了,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並發出閃電。
春分節前,地面下陽熱多,地面上陽熱少。春分節後,地面上陽熱多,地而下陽熱少。地面下陽熱減少,故春分後的時令病,多是下虛。
本體五行平衡度分析表("先天")
2.4 |
1.1 |
3.5 |
-2.0 |
-1.7 |
-3.7 |
|||
丙火 |
丁火 |
火 |
庚金 |
辛金 |
金 |
|||
|
|
|
己土 |
戊土 |
土 |
|
|
|
乙木 |
甲木 |
木 |
2.3 |
1.6 |
3.9 |
癸水 |
壬水 |
水 |
-2.3 |
-2.8 |
-5.1 |
0.5 |
1.0 |
1.5 |
經由五運六氣電腦系統運算,我們從"本體五行平衡度分析表"得知:
先天體質偏向濕熱(己土2.3:丙火2.4)
"木"負偏差值最大,健康上容易出現"木"系統毛病 (木-5.1)
先天干支時相分析表 |
|||
時 |
日 |
月 |
年 |
癸 |
甲 |
己 |
庚 |
酉 |
午 |
卯 |
申 |
從先天干支時相分析表,地支卯木所代表肝、手臂、十指,是特別容易出現健康問題的部位。
此分析結果符合劉*既往史:有慢性膽囊炎(甲木-2.8)、病毒性乙型肝炎(乙木-2.3)
醫案分析(後天發病)
患者姓名:劉* 性別:男 出生日期:1980年3月22日
就診日期:2014年7月11日 初診 發病節氣:小暑
主訴:右脅隱痛3天。
現病史:
患者3天前起右脅肋及後背隱痛,情志不舒,納差泛惡,小便色黃,夜寐入睡困難,夢擾易醒。
中醫診斷:脅痛
證候診斷:肝鬱血虛,兼有濕熱
西醫診斷:慢性膽囊炎
治 法:疏肝解鬱,理氣養血。
資料來源:http://210.83.81.227:7031/Basis_details.aspx?tid=283
五運六氣演算分析
五運六氣分析表("後天")
五運六氣 |
司天 |
客氣 |
中運 |
主氣 |
在泉 |
發病 |
君火 |
君火 |
土^ |
相火 |
金 |
少陰司天,人們多病胸中煩熱,咽喉乾燥,右脅上脹滿,皮膚疼痛,寒熱,咳喘,唾血,便血,衄血,鼻塞流涕,噴嚏,嘔吐,小便為色,甚則瘡瘍,浮腫,肩、背、臂、臑以及缺盆等處疼痛。心痛,肺脹,腹脹滿,胸部脹滿,氣喘咳嗽,病的根本在肺臟。
陽明燥金在泉之年,人們多病喜嘔,嘔吐苦水,常歎息,心脅部疼痛不能轉側,甚至咽喉乾,面暗如蒙塵,身體乾枯而不潤澤,足外側反熱。
本體五行平衡度分析表("後天")
-1.3 |
-0.1 |
-1.4 |
2.5 |
0.1 |
2.6 |
|||
丙火 |
丁火 |
火 |
庚金 |
辛金 |
金 |
|||
己土 |
戊土 |
Total |
||||||
乙木 |
甲木 |
木 |
6.3 |
3.9 |
10.2 |
癸水 |
壬水 |
水 |
-5.5 |
-4.1 |
-9.6 |
-0.7 |
-0.9 |
-1.6 |
"木"負偏差值最大,健康上容易出現"木"系統毛病 (木-9.6)
患者3天前起右脅肋及後背隱痛,情志不舒,納差泛惡,小便色黃,夜寐入睡困難,夢擾易醒。
中醫診斷:脅痛(木-9.6)
證候診斷:肝鬱血虛(乙木-5.5),兼有濕熱(己土6.3)
西醫診斷:慢性膽囊炎(甲木-4.1)
治 法:疏肝解鬱,理氣養血。
五行作用力與病理分析
-1.3 |
-0.1 |
-1.4 |
2.5 |
0.1 |
2.6 |
|||
丙火 |
丁火 |
火 |
庚金 |
辛金 |
金 |
|||
己土 |
戊土 |
Total |
||||||
乙木 |
甲木 |
木 |
6.3 |
3.9 |
10.2 |
癸水 |
壬水 |
水 |
-5.5 |
-4.1 |
-9.6 |
-0.7 |
-0.9 |
-1.6 |
"木"系統毛病 (木-9.6)
脅痛的發生主要與肝膽病變有關(乙木-5.5、甲木-4.1)
情志不遂、飲食不節、跌撲損傷、久病體虛等因素,導致肝氣鬱結,肝失條達;瘀血停著,痹阻脅絡;
濕熱蘊結,肝失疏泄;肝陰不足,絡脈失養等,均可導致脅痛發生。
該患者情志不舒,肝氣鬱結,氣機阻滯,脾運失健,故而納差 (木-9.6、土10.2)
胃失和降,故而犯惡(戊土3.9)。
氣血生化乏源,不能柔肝養肝,故脅痛隱隱,面色欠華。(木-9.6、土10.2)
複因夏令,感受濕熱之邪,趨於下焦,故見尿黃。(土10.2、水-1.6)
血虛則心神失養,故夜寐夢擾。(木-9.6、火-1.4)
膽為甲木,木主風,于時為春,故脈弦也。
五行作用力與用藥分析
-1.3 |
-0.1 |
-1.4 |
2.5 |
0.1 |
2.6 |
|||
丙火 |
丁火 |
火 |
庚金 |
辛金 |
金 |
|||
己土 |
戊土 |
Total |
||||||
乙木 |
甲木 |
木 |
6.3 |
3.9 |
10.2 |
癸水 |
壬水 |
水 |
-5.5 |
-4.1 |
-9.6 |
-0.7 |
-0.9 |
-1.6 |
治以郁金、合歡皮疏肝解鬱(木-9.6)
延胡索、川楝子理氣止痛(木-9.6、土10.2)
生白芍養陰柔肝(乙木-5.5)
茵陳、金錢草清利肝膽濕熱(木-9.6、土10.2)
茯苓健脾化濕(己土6.3)
半夏和胃降逆(戊土3.9)
因患者尚有不寐,故以酸棗仁、夜交藤、炙遠志養心安神,生龍骨重鎮安神;丹參活血祛瘀;炙甘草調和諸藥(土10.2、金2.6)。
服藥7劑後,患者脅背隱痛減輕,少腹仍有不舒,咽喉不適。原方去合歡皮,加台烏藥溫中理氣,玄參養陰利咽。再服7劑後諸症得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