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案分析(先天體質)
患者姓名:應* 性別:男 出生日期:1969年10月13日
資料來源:http://210.83.81.227:7031/Basis_details.aspx?tid=284
出生節令
應* 出生於1969年10月13日;己酉年,生肖屬雞,天秤座。寒露節第二候。
寒露,九月節。露氣寒冷,將凝結也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說:“九月節,露氣寒冷,將凝結也。”《通緯孝經援神契》曰:“秋分後十五日,斗指辛,為寒露。言露冷寒而將欲凝結也”
此時氣溫較“白露”時更低,露水更多,原先地面上潔白晶瑩的露水快要凝結成霜了,且帶寒意,故名。
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:“一候鴻雁來賓;二候雀入大水為蛤;三候菊有黃華。” 應* 出生時節令為寒露節第二候。
寒露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;深秋天寒,雀鳥都不見了,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,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,
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;第三候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。
二候雀入大水為蛤。雀,小鳥也,其類不一,此為黃雀。大水,海也,《國語》雲:雀入大海為蛤。蓋寒風嚴肅,多入於海。變之為蛤,此飛物化為潛物也。蛤,蚌屬,此小者也。
先天體質五運六氣演算分析
醫案分析(先天體質)
患者姓名:應* 性別:男 出生日期:1969年10月13日
既往史:有慢性萎縮性胃炎病史。
資料來源:http://210.83.81.227:7031/Basis_details.aspx?tid=284
五運六氣演算分析表(先天)
從"先天本體五行平衡度分析表"可知,"申金(2.4)"的正偏差值最大,"寅木(-3.8)" 的負偏差值最大,先天體質存在金、木系統的不平衡問題。
先天干支時相表
從"先天干支時相表"可知,日支酉部位的手足陽明,即腸、胃系統較易出現健康問題。
五運六氣分析
土運不及 126V(0):
土運不及,寒水之氣失制而旺,人們患中氣虛寒。土受木氣的克制,則其金氣來複,在人體就會有胸脅突然疼痛,牽引小腹,頻頻歎氣等症。邪氣客於脾土,人們多病飲食減少,食而無味。
陽明司天 28(1.6):
陽明司天,人們多病在膚脅疼痛,寒涼清肅之氣感受之後則為瘧疾,咳嗽,腹中鳴響,暴注泄瀉,大便稀溏,心脅突然劇痛,不能轉側,咽喉乾燥,面色如蒙塵,腰痛,男子癲疝,
婦女少腹疼痛,眼目昏昧不明,眼角疼痛,瘡瘍癰痤,病的根本在肝臟。如太沖脈絕,多屬不治的死症。
厥陰風木客氣410(1.2):
陽明燥金主勝則汗出不止
厥陰風木客勝則眩暈不清,吐酸
以上先天體質分析符合患者既往史:有慢性萎縮性胃炎病史。
醫案分析(後天發病)
患者姓名:應* 性別:男 出生日期:1969年10月13日
就診日期:2014年11月16日 初診 發病節氣:小雪
主訴:胃脘脹痛5月餘。
現病史:
患者5月前起胃脘脹痛反復發作,進食後易作,胃納欠佳,神疲乏力,便乾量少,口唇乾燥。
過敏史:無。
體格檢查:
神志清,精神可,面色萎黃,形體偏瘦,體態自如,心肺無殊,腹平軟,無壓痛及反跳痛,未及包塊,肝脾肋下未觸及,腸鳴音正常。舌質偏紅,舌下靜脈瘀曲,脈細弦。
輔助檢查:
胃鏡:慢性萎縮性胃炎。
中醫診斷:胃脘痛
證候診斷:脾虛血瘀
西醫診斷:慢性萎縮性胃炎
治 法:健脾理氣,活血止痛。
資料來源:http://210.83.81.227:7031/Basis_details.aspx?tid=284
五運六氣演算分析表(後天)
本體五行平衡度分析表
從"後天本體五行平衡度分析表"可知,"辰戌土(4.5)"的正偏差值最大,"寅木(-6.1)" 的負偏差值最大,現病史存在土、木系統的不平衡問題。
後天干支時相表
辰戌土(4.5)衝擊"先天干支時相"較弱的日支酉部位,代表胃、消化系統容易出現健康問題。
五運六氣分析
土運太過126^(1.2):
歲土之氣太過,雨濕之氣就會流行,腎受邪濕。人們多患腹痛,手足逆冷,情志抑鬱,身體不輕快,煩悶等病。如果土氣過度旺盛,水邪蓄積於中,而生脹滿,
吃東西減少,以至四肢不能舉動。若遇土旺之時,水氣無權,土氣獨旺,則濕令大行,在人就會患肚腹脹滿、大便溏瀉、腸鳴、泄瀉不止等症。
君火司天115(1.6):
凡是少陰君火司天的子午年,水火寒熱之氣相持於氣交之中而為病。開始時,熱性病發生在上部,寒性病發生在下部,寒熱二氣相互淩犯而爭持於中部。
寒氣厥逆入胃中,心痛,腰痛,腹部脹大,咽喉乾燥,上部腫。
少陰司天,熱氣淫勝,則天氣鬱熱,君火行其政令,熱極則大雨將至。人們多病胸中煩熱,咽喉乾燥,右脅上脹滿,腹脹滿。
少陽相火客氣17(1.6):
五之氣為少陽相火,少陽相火加臨,暑氣反而產生,陽氣化生,萬物複生,生長繁榮。人們安康,若發病,多為溫熱性疾病。
陽明燥金在泉、主氣28(1.4):
陽明在泉之年,燥氣淫盛,則霧氣清冷昏暗。人們多病喜嘔,嘔吐苦水,常歎息,心脅部疼痛不能轉側,甚至咽喉乾,面暗如蒙塵,身體乾枯而不潤澤,足外側反熱。
五行作用力與病理分析
患者脾胃虛弱,運納失健,中焦氣機失暢(辰戌土(4.5)),故作胃脘脹痛,進食後加劇氣機壅滯,則胃痛易作。(土運太過126^)
脾虛失運,則納穀不馨,氣血生化不足,故神疲乏力。("辰戌土(4.5)";"寅木(-6.1)")
脾胃陰虧,則見口唇乾燥,大便乾結,脈細。陰虛則生內熱,故而舌質偏紅。氣滯日久,瘀血內生,故見舌下靜脈瘀曲,脈弦。(君火司天115(1.6))
五行作用力與用藥分析
甲子年、甲午年:上為少陰君火司天;中為太宮土運太過;下為陽明燥金在泉。
司天之氣數為熱化二,中運之氣數為雨化五,在泉之氣數為燥化四,凡不出現勝氣的,就是所謂正化日。
其氣化致病時,司天熱化所致宜用鹹寒,中運雨化所致宜用苦熱,在泉燥化所致宜用酸溫,這就是所謂適宜的藥食性味。
治療以健脾理氣,活血止痛為主,方用自擬柴術消痞湯加減。
方中柴胡疏肝理氣,白術健脾益氣,枳殼破氣消積,延胡索理氣止痛,共奏健脾行氣之功效,使中焦氣機升降得健。("辰戌土(4.5)";"寅木(-6.1)")
白芍、生地、石斛、烏梅養陰生津,太子參益氣養陰,使脾胃之陰亦得複健。("辰戌土(4.5)";"寅木(-6.1)")
丹參、莪術、刺蝟皮、石見穿活血祛瘀止痛。"寅木(-6.1)"
火麻仁潤腸通便,焦神曲消食化滯,蛇舌草清熱解毒,使胃腸之邪實得除,氣機得暢。(君火司天115(1.6))、少陽相火客氣17(1.6)、陽明燥金在泉、主氣28(1.4)。